close

國語第13課作者 - 劉墉

 
一、生平
劉墉,號夢然,畫家、作家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育有一子劉軒(1972)、一女劉倚帆(1989)。夫人畢薇薇。
1949年生於台北。雙魚座,AB型。祖籍北平市。
1958年父親逝世。
1962年家中失火,夷為平地。母子兩人於廢墟築一草房棲身。
        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研究所及師大美術系畢業。
1978年由行政院新聞局及國立歷史博物館推薦前往美國講學。

 

二、文學特色
民國八十五年金石堂的統計,劉墉列名為十年來
臺灣最暢銷的作家《螢窗小語》造成轟動開始,
到近年的《我不是教你詐》,都能擁有廣大的讀者群,
是什麼因素讓讀者對他的作品愛不釋手呢?
大概是因為劉墉始終能堅持「在感動別人之前。先感動自己。」
他說:「要想文章寫得好,你必須平時收集材料。
不但看萬卷書,也行萬里路,使自己下筆能真實而生動。」
所以他的文章段落分明,由淺近生活處談起,
用自己的語言,寫自己的生活,說自己的道理,
而且經常探觸到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,
述說人們共有的故事及社會的基本缺點,結合時代脈動,
這種取材方式,仍是讀者最容易接受的。

 

三、兒子劉軒
劉墉的兒子劉軒民國六十一年生於臺北,演講、鋼琴屢獲殊榮,
紐約茱麗葉音樂院預科及史岱文桑高中畢業,美國哈佛大學主修心理學,
著有《顫抖的大地》,《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》等。

水雲齋探劉墉:
http://www.readingtimes.com.tw/timeshtml/authors/yong/index.html

熾天使書城 劉墉作品集:
http://www.angelibrary.com/essay/liuyong.html

 

 

另外介紹"黃瓜"

黃瓜,也稱胡瓜、青瓜,屬葫蘆科植物。
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,並且為主要的溫室產品之一。
黃瓜是由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中原的,稱為胡瓜,
五胡十六國時後趙皇帝石勒忌諱「胡」字,漢臣襄國郡守樊坦將其改為「黃瓜」。
黃瓜的莖上覆有毛,富含汁液,葉片的外觀有3-5枚裂片,覆有絨毛。


烹飪
嫩果(小黃瓜、青瓜)可生吃也可榨汁,入饌常作冷盤。
如拍黃瓜、熗黃瓜皮、酸辣黃瓜等。
黃瓜也可和炸醬麵同食,或者作湯或熱菜。
另外黃瓜可切絲作菜碼和用作拼盤、菜肴的雕刻和裝飾材料。
熱菜多用於炒、熘等菜的配料,也作瓤菜,或用於氽湯。
吃入口中脆酥嫩爽。又常用作酸漬、醬浸、腌制菜品原料。

 

營養及藥用價值
營養價值一般,但含水極高,且含丙醇二酸,
可抑製糖類轉化為脂肪,被視為減肥食品。
嫩籽含維生素E較多,如非必要,可勿去除。
中醫認為其味甘、性涼,可除熱,利尿、解毒。

資料擷取自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9%BB%84%E7%93%9C

 

 

圖片擷取自: http://manonmoon99.pixnet.net/blog/post/13063146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sps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